解放军步枪手制式弹药携行具简历史
56式胸挂的学名并不叫56式胸挂,而是叫做56式冲锋枪弹匣袋。它由帆布织成,主要结构是1个肚兜,3个存放56式冲锋枪(即AK47自动步枪)的弹匣带,2个存放手雷、长木柄手榴弹以及电台等杂物的小袋子。虽然以现在的眼光看56式胸挂会感觉长得实在是太土。可实际上,56式胸挂不仅是单兵携行具的里程碑作品,还是一切现代胸挂的鼻祖。
我军在建国前没有自己的工业,所用的除了部分冲锋枪手使用的皮质胸挂子弹袋和一些富裕的部队使用日军的皮质子弹盒,大部分士兵都是使用这样的用布缝制的子弹带。工艺非常简单,每个间隔放一个桥夹的子弹。其实很多国外也是这种,只不过做工更好。
《军情晚报》为您收集最有意思,最具价值的军情新闻
说起中国被国外大量仿制的武器,许多人都会想到游击队三神器即56式冲锋枪(中国版AK47)、40火、63式火箭炮。的确,游击队三神器确实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至今已成为许多游击队的标准配置。不过,中国还有一款装备,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它却引领了全世界的同类装备的潮流,就连苏军都拿去仿制了一大批,其后续改进型至今都是俄军的制式装备之一,它就是著名的56式胸挂。
胸挂式50冲锋枪弹药弹药携行具
▲56式胸挂结构非常简洁
53步枪式弹药携行具,感觉就是传统子弹袋加了背带,不需要在斜挎,系在腰间时因为有肩带,所以不会下坠。
帆布织成的它十分轻便,是世界单兵携行具中的豪杰
经典的56式冲锋枪胸挂,不仅被世界多国仿制,还被美苏两国特种部队使用过。具体本站《遍布世界的红色中国弹药携行具——胸挂》已有详细介绍。
06弹药携行具,是我军第一款采用MOLLE织带的装具,包含通用型弹药携行具和防弹弹药携行具,除此还有一个作训包,可以说06携行具全面美国化。因为使用了PALS模块化系统,不再分为不同的职业版本。
作战携行具是士兵的重要工具,用来携带弹药,没有弹药的士兵就等于拿了个烧火棍,要持续作战,就要合理的携带更多的弹药。
如果说有一款单兵装具我军曾经领先世界的话,就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我军背心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背心是一个统称,因为他不是制式装备,前期为战士用军服自行改装,后期虽然有批量生产,但一直没进入例装序列,所以样式也是多种多样,而且分为步枪手,冲锋枪手,机枪手,狙击步枪手等不同版本。
另外50式还有一种胸挂式弹药携行具。很多人认为56式胸挂是首创是不对的,早在军阀混战时期,就有了MP18冲锋枪的牛皮胸挂弹药携行具,只不过56式将胸挂这种携行具发扬广大,传遍 了全世界。
最早的对越自卫反击背心只是单纯的携行具,后来有了带防护的版本,通过内插钢板进行防护。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防护携行一体战术背心,而美军类似的产品要等到90年代。
很多人把63式携行具叫做胸挂,是错误的。63携行具从结构,携带方式来说还是传统携行具,弹药都在腰线上,是我军装具有趣的一次“返祖”现象。
抗战70周年防弹战术背心,具有快拆功能。虽然只是个“戏服”,但可以看出我军下一代单兵装具的方向。
同期还有56半自动步枪的弹药携行具,每个口袋装一个十发桥夹。
海军陆战队93携行具,90年代看到时真实眼前一亮。93携具应该是参考了英军的P58携行具,有着比较重的英式风格。刚刚改开后的解放军,有一段时间是很英伦风格的,包括87式军服。
本文由美洲杯波胆发布于军事详情,转载请注明出处:解放军步枪手制式弹药携行具简历史
关键词: